一、燒結工藝核心原理
聚四氟乙烯(PTFE)的燒結工藝是通過加熱使粉末狀或顆粒狀材料熔融結合,形成致密結構的過程。PTFE顆粒在高溫下通過擴散和結晶作用,消除空隙,提升力學性能和耐磨性。燒結過程分為升溫、保溫、冷卻三個階段,需嚴格控制溫度、時間和速率參數。
二、燒結工藝關鍵參數
參數
|
推薦值
|
說明
|
燒結溫度
|
360-380℃(純PTFE),最高≤415℃
|
溫度過高會導致分子分解,產生有毒氣體;溫度過低則燒結不充分。
|
保溫時間
|
20-140分鐘(依制品厚度調整)
|
厚制品需延長保溫時間,確保內部充分熔融。
|
升溫速率
|
50-100℃/h
|
升溫過快會導致內外溫差大,產生內應力;升溫過慢影響效率。
|
冷卻速率
|
30-40℃/h(緩慢冷卻)
|
快速冷卻(如淬火)會降低結晶度,影響強度;緩慢冷卻可減少變形和裂紋。
|
三、燒結工藝實施步驟
1. 燒結前準備原料預處理將PTFE樹脂粉碎、干燥,過篩至粒度均勻(推薦25μm左右)。
去除低分子組分和揮發性物質,預烘溫度250℃,時間2小時。
模具準備清潔模具內表面,鍍硬鉻處理,表面粗糙度Ra≤0.05μm。
根據制品尺寸設計模具,確保壓縮比合理(純PTFE壓縮比4:1,填充型3.5:1)。
加料與預壓均勻裝入PTFE粉末,避免分層或空洞。
預壓壓力30-50MPa,保壓時間5-25分鐘,排除氣泡,提高致密性。
2. 燒結過程控制
升溫階段以50-100℃/h速率升溫至370℃(純PTFE)或380℃(填充型)。
厚制品需分段升溫,避免內外溫差過大。
保溫階段保持燒結溫度20-140分鐘,確保PTFE完全熔融結晶。
保溫時間依制品厚度調整(每2.5cm厚度增加1小時)。
冷卻階段以30-40℃/h速率緩慢冷卻至250℃,然后出爐自然冷卻。
大型制品需在爐內保溫8-12小時,避免冷卻不均導致變形。
3. 燒結后處理
脫模與修邊
冷卻后脫模,去除毛刺和飛邊,確保尺寸精度。
質量檢驗檢查表面質量(無裂紋、變形)、尺寸公差(±3%-7%)和密度(≥2.1g/cm3)。
車削薄膜如發現水漬狀斑紋,需提高燒結溫度并延長保溫時間。
四、燒結設備選型
設備類型
|
適用場景
|
優勢
|
箱式爐
|
小批量、間歇式生產
|
溫度控制精準,適合復雜形狀制品。
|
連續式爐
|
大規模、連續化生產
|
效率高,適用于管材、板材等標準件。
|
熱風循環烘箱
|
對溫度均勻性要求高的制品
|
通過熱風循環確保爐內溫度一致,減少變形風險。
|
五、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
問題
|
原因
|
解決方案
|
裂紋
|
升溫/冷卻過快、模壓壓力不均
|
緩慢升降溫(≤100℃/h),均勻加壓,分批加料并排氣。
|
變形
|
加料不均、保壓時間不足
|
采用兩端施壓,延長保壓時間,確保爐內溫度均勻。
|
尺寸不合
|
模具設計不當、收縮率計算錯誤
|
根據PTFE收縮率(3%-7%)調整模具尺寸,預留加工余量。
|
車削斑紋
|
燒結不充分
|
提高燒結溫度至380℃,延長保溫時間至2小時。
|
六、工藝優化方向
自動化控制:引入PLC系統實時監控溫濕度,減少人為誤差。
新型填料:添加碳纖維、石墨等填料,提升制品的導熱性和耐磨性。
綠色制造:采用水性PTFE乳液替代有機溶劑,降低VOC排放。
通過嚴格遵循上述工藝參數和操作步驟,可確保PTFE制品達到高密度、高強度和低摩擦的性能要求,廣泛應用于化工、電子、航空等領域。